斐讯n1盒子刷第三方系统(istoreos,openwrt,armbian)
准备工作
n1官方系统降级工具
下载后解压
打开onekey
目录下的run.bat
执行程序
选择2
N1降级
降级成功后推出即可
准备工具
工具下载1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drive/u/1/folders/1QUhpnzm1CvFHkUh1904EN7QFaJBag8Vb
工具下载2:https://www.123pan.com/s/CnY9jv-rAGkv.html 提取码:yuio
降级关键分区
玩 N1 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步要对 N1 进行降级,但是却很少有人说明为什么要进行降级,降级针对盒子做了什么事情,这里我参考“if年少有为”在自己博文中的描述,希望大家能明白其中原理。
连接 HDMI、网线、电源后会进入斐讯自带的安卓系统,安卓系统的标准启动过程如下:
- bootloader:斐讯针对该盒子硬件实现的类似 BIOS 的东西,它负责硬件的初始化,最终引导操作系统。
- boot 分区:放着安卓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,由 bootloader 唤起,也就实现了进入操作系统的效果。
- recovery 分区:类似于 WinPE 的东西,如果 boot 分区挂了,则可以通过 Recovery 方式进入一个临时的操作系统,然后恢复 boot 分区(类似于 ghost 做系统)。
问题就在于,bootloader 是斐讯针对盒子定制的,它设置了一些限制,比如:
- 只能使用他家的安卓系统
- 不支持U盘引导操作系统
所以呢,恩山论坛的 webpad 大佬,修改了斐讯的 bootloader,我们要做的就是把 webpad 大佬修改后的 bootloader 覆盖到盒子里面去,这个过程被称之为 N1 降级,一台 N1 这辈子只需要做一次降级操作,后续不需要再研究这个问题了。当然如果你的盒子到手时就已经被刷成了 TV 等其他系统,这一步骤就可以跳过了。
1、将 N1 接上网线,HDMI 线接显示器,离 HDMI 口远的那个 USB 口接一个鼠标。连上网以后,等个五分钟左右,待其自动升级到最新版,中间可能会多次重启升级,直到不再升级为准。否则如果正在刷的过程中 N1 重启可能会有点麻烦。记录一下屏幕上显示的 IP ,下一步会用到。接下来用鼠标点击屏幕上版本号的地方 4 次,屏幕中间会显示一下“开启adb”。
2、下载“1.解压使用-斐讯T1、N1官方系统降级工具.zip”文件并解压,运行 onekey 目录中的 run.bat 批处理文件,按照提示输入 2 选择 N1 降级。
按照提示输入 N1 的 IP 地址。
按照提示按任意键开始降级。
istoreos固件地址
刷入系统方法:
降级以后进安卓系统,联网获取IP,然后插上制作好的U盘,然后用电脑执行打开adb
(双击屏幕即可打开或关闭adb) 盒子IP
在cmd
执行adb shell reboot update
,系统会自动重启几次,之后就会进入iStoreOS了。
注意:如果多次重启后系统还是无法刷成功、可以考虑换个U盘
刷过程大概两三分钟,进入路由器后台,会看到一个iStoreOS的设备上线,通过浏览器访问到设备IP。初始密码password
进入iStoreOS,找到终端。登录设备。账号密码同上。
安装系统到emmc命令
1 | install-to-emmc.sh |
执行一下命令,将固件安装到EMMC。出现ALL Done !,证明安装成功!
执行poweroff,关闭设备。拔掉刷机U盘,重新插电开机。
F大固件地址
[2024-7-7] 90版 KVM,Rock5b,N1,S905x3,S922x,贝壳/我家云,vplus,R66S/68S等-OPENWRT专版-恩山无线论坛
amlogic盒子的刷入emmc命令统一为:
1 | cd /root |
升级降级方法统一为:
把 update-amlogic-openwrt.sh 及 img镜像上传至 /mnt/mmcblk2p4
1 | cd /mnt/mmcblk2p4 |
固件使用说明:
默认IP: 192.168.1.1 默认密码: password
注:如果用这个固件做旁路由的话不要忘了加自定义防火墙规则(网络->防火墙->自定义规则):
1 | iptables -t nat -I POSTROUTING -o eth0 -j MASQUERADE |
也可以尝试(有桥接存在的情况下)
1 | iptables -t nat -I POSTROUTING -o br-lan -j MASQUERADE |
旧帖子地址1: https://www.right.com.cn/forum/thread-981406-1-1.html
旧帖子地址2: https://www.right.com.cn/forum/thread-4055451-1-1.html
晶晨半导体刷armbian固件地址
Armbian Image information
- Default username: root
- Default password: 1234
- Install command: armbian-install
- Update command: armbian-update
版本说明
Armbian 是基于 Debian 和 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,专门为 ARM 开发板设计。Armbian 的版本命名通常遵循其基于的 Debian 或 Ubuntu 发行版。Armbian 的这四个版本(Noble、Jammy、Bullseye 和 Bookworm)分别基于不同的 Debian 或 Ubuntu 版本:
Armbian Noble - 这是基于 Ubuntu 22.04 LTS (代号 “Jammy Jellyfish”) 的版本。Ubuntu 22.04 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,提供了五年的安全更新和支持。Armbian 对这个版本进行了针对 ARM 设备的优化和定制。
Armbian Jammy - 也是基于 Ubuntu 22.04 LTS 的版本。这个版本名可能与 Noble 重复或是对同一基础版本的另一种命名方式。
Armbian Bullseye - 这是基于 Debian 11 (代号 “Bullseye”) 的版本。Debian 11 提供了多种软件的最新稳定版,并享有 Debian 社区的广泛支持和安全维护。Debian 版本的 Armbian 通常更倾向于稳定性和兼容性。
Armbian Bookworm - 基于 Debian 12 (代号 “Bookworm”)。这是 Debian 的测试版本,在正式成为稳定版前,它会包含最新的软件更新。使用这个版本的 Armbian 可能提供一些最前沿的特性,但也可能不如稳定版那么稳定。
下载固件:https://github.com/ophub/amlogic-s9xxx-armbian/releases
把固件烧录到U盘
写盘工具(二选一)
如果此时N1盒子为安卓状态可以通过adb设置为USB引导操作如下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drive/u/1/folders/1QUhpnzm1CvFHkUh1904EN7QFaJBag8Vb
1、下载“2.解压使用-N1U盘启动.zip”并解压,将显示器和键盘接入 N1 盒子,执行“N1-ADBU盘启动(傻瓜包)”文件夹下的“U盘启动.bat”,输入 N1 盒子的 IP 地址,地址可以从路由器管理界面看到。
2、N1 的两个 USB 口,离 HDMI口 远的接 USB 键盘,另一个接 U 盘。HDMI 线接显示器,加电冷启动。屏幕会先出现启动画面,之后会进入 U 盘的 armbian 系统。这里如果多次重复,还是只能进入 Android 的 recovery 模式,那么请换个 U 盘试试,基本这里不成功都是因为 U 盘兼容性问题导致的,建议最好使用 USB 2.0 的 U 盘。
3、进入 armbian 以后用 root:1234 登录,会被要求修改密码和创建普通用户,不想创建用户可以 Ctrl+C 跳过,完成以后会留在一个 shell 里面。
将 U 盘中的 Armbian 系统写入 N1 盒子的 EMMC
接上一步,使用 root 用户及密码登录 armbian 后,在 bash 下执行 armbian-install 命令。按照提示输入“101”,选择文件系统输入“1”(选择ext4),这时开始将 U 盘中的 armbian 系统 copy 到 emmc ,整个过程大概需要 2~3 分钟,等待文件 copy 完后,按照提示输入 poweroff 命令关机,然后移除盒子上的 U 盘,给盒子重新加电后会使用 emmc 进入 armbian 系统,到此刷机工作就完成了。
注意:在将 armbian 写入 emmc 成功后,引导的先后顺序为先从 U 盘引导进入系统,没有插 U 盘时才使用 emmc 引导进入系统,所有如果你要使用 emmc 中的系统,请务必拔掉 U 盘。
将 armbian 的更新源修改为清华源
Armbian 操作系统默认使用的官方更新源(ports.ubuntu.com)服务器在海外,连接速度和国内镜像源比起来较慢,建议修改为清华大学提供的镜像源
1 | mv /etc/apt/sources.list /etc/apt/sources.list.bak |
更新本机已安装的软件包
1 | apt update |
修改时区
1 | # 系统时间和时区 |
为 N1 分配静态 IP 地址
参考以下示例,为 N1 分配同网段的静态 IP 地址,hwaddress 参数用于固定 Mac 地址,Mac 地址可以在盒子背后的标签上找到,或者使用 ifconfig 命令查询。修改完成后使用 reboot 命令重启盒子,然后使用新的 IP 地址连接盒子。
1 | # 关闭 NetworkManager 服务 |